搜索

40岁的我今天写一篇儿时的作文《我的爸爸》

[复制链接]
玫瑰星云海 发表于 2025-2-18 23:40:5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读书时老师总叫我们写作文,命名我的爸爸,如今我也人到中年,同时我也是一名爸爸,今天借助金寨生活网平台写一篇我的爸爸。

一、襁褓中的仰望:木屑与烟火气的初遇

我出生在金寨县深山的土坯房里,出生时父亲正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,在阁楼修补漏雨的椽子。母亲说,那天傍晚我突然大哭,父亲闻声冲进房里,满身木屑却笑得憨厚,把结满老茧的手掌轻轻贴在我襁褓上,粗糙的纹路像山间蜿蜒的沟壑。

童年记忆里,父亲总是围着沾满松脂的围裙,将粗粝的杉木剖成板材,木屑如雪飘落。六岁时,我第一次趴在父亲制作的课桌上写作业,他特意将桌面刨得光滑如镜,说“孩子,学问是容不得毛病的”。那时,我眼中的爸爸是会变魔术的“木匠神仙”——一块块朽木在他手中开出花朵,连空气都浸着松木的清香。
IMG_4923.jpeg
二、少年时的困惑:沉默背后的重量

十二岁那年,我因贪玩摔碎了父亲为邻居家打的寿材。他一言不发地抽完半包烟,用砂纸将碎木片打磨成粉,混着桐油填补裂缝。暮色里,我看见他额角暴起的青筋,第一次读懂了“匠人”二字的重量。

高中住校时,每周五傍晚总有一辆装满咸菜馒头和工具的排车在校门口等候。父亲弓着背卸货,汗水浸透的布衫贴着脊梁,却笑着掏出攒了半个月的零钱塞给我:“省着点花,等你考上大学,爸给你打张雕花书桌!”那时,我开始懂得,父亲沉默寡言的脊梁,撑起的不只是四四方方的木桌,更是整个家庭的方寸天地。
IMG_4925.jpeg
三、青年时的疏离:远行与归来的目光

十八岁离家当兵那年,父亲执意要送我。他挑着我的被褥和木剑(那是他为我削的玩具),沿着蜿蜒山道走了三十里。分别时他突然停下,从工具箱里掏出半截墨斗:“遇到坎儿就弹线,准没错。”我攥着墨斗站在山风里,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消失在云雾中。

新兵训练时,我总梦见父亲在晨雾中推着排车,叮叮当当的锯木声惊醒整座军营。直到有次野外拉练,我因体力不支掉队,班长用背包带拽着我冲过终点。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父亲那些年带着我推车的深意——他早已将“坚持”刻进了我的骨血。
IMG_4926.jpeg
四、不惑之年的凝视:皱纹里的光阴故事

今年春节回家,推开木工房的门,八十岁的父亲正戴着老花镜修补母亲的竹椅。泛黄的图纸上,歪歪扭扭画着“给囡囡打书桌”的字样,角落还粘着半片粉色油漆——那是二十年前我大学毕业时,他偷偷为我保存的嫁妆。

我蹲下身,轻轻摩挲他布满裂痕的手掌。这双手曾为我雕过木剑,修过课桌,如今却连锯条都握不稳了。他忽然抬头,浑浊的眼里闪着光:“你小时候总说,爸爸的木头会开花。现在你看看,这满屋的木屑,是不是都开成了星星?”

五、永恒的注脚:匠心的温度

四十年光阴流转,父亲从“木匠”变成“老木匠”,却始终保持着初见时的赤诚。他教会我“慢工出细活”,却用一生在追赶生活的急流;他说不出华丽的道理,却用榫卯结构般紧密的关怀,为我筑起抵御风雨的方寸天地。

如今,我带着父亲手制的木剑站在城市的霓虹里,每遇荆棘便轻轻抚过剑柄——那凹凸的纹路,是时光写给匠人的情书,也是父亲留给我的,穿越山海的北斗
评论4
暖阳浅酌 发表于 2025-2-18 23:58:3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平凡故事,却道尽父爱的伟大与深沉
丫丫的快乐生活 发表于 2025-2-18 23:59:3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暖,平凡父亲的伟大人生,太真实了
花花 发表于 2025-2-19 00:06:5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得我眼眶湿了,这父爱太戳人!
阿芳 发表于 2025-2-19 12:07:1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父亲的爱藏在木屑里,深沉又动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扫黄打非网上举报|网上有害信息举报|金寨生活网 ( 皖ICP备16008502号-1|皖公安网备34152402000281 )

GMT+8, 2025-4-3 22:12 , Processed in 0.312467 second(s), 3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